【越南】農業報 – 2023.05.12

體驗台灣農旅哲學

【末篇】田媽媽的風情,家鄉廚房

轉載自 : 越南農業部農業報

 

除了吸引年輕人下鄉的政策外,台灣還同步推行田媽媽家鄉廚房計劃以扶助弱勢群體。

 

筆者與台灣台南市天麻麻認證餐廳之一的Hai Vi Oc餐廳老闆的女兒合影。 照片:李明珠。

筆者與台灣台南市田媽媽認證餐廳之一的長盈海味屋老闆的女兒合影。照片:李明珠。

 

田媽媽的五革命

 

大約30年前,當台灣開始由農業轉向工業,由工業轉向服務業時,像越南一樣,農村只剩下老人和小孩。

台灣旅遊農場發展協會副秘書長Khau Tuong LinhShiny)分享說,當時台灣農村非常貧窮,人們的生活主要依靠農業。

然而,當時台灣的農村地區也是台灣許多人才和領導人的誕生地,典型的是台灣兩屆總統(2000 年至 2008 – 2008 年)陳水扁先生,他的父母是蔬菜種植者。

當時,為帶動身處鄉下的媽媽們一起創造就業機會,增加收入,台灣政府與農委會推動田媽媽認證計畫。

和越南很像,台灣的媽媽們雖然廚藝高超,但在營養、擺盤、食品安全衛生等方面卻缺乏技巧。

 

台灣台南市 Hai Vi Oc 餐廳的點麻麻證書。 照片:阮煥。

台灣台南市長盈海味屋的點田媽媽證明。照片:阮煥。

 

此時,台灣農委會成立專門單位,召集鄉下媽媽們進行營養、廚藝、食品安全衛生標準等方面的知識培訓,並於年末舉辦田媽媽認證課程。

台灣農業委員會在田媽媽計劃中針對的第一個變化是減5 。就是在食品加工過程中減鹽、減糖、減脂肪、減醬油,最後在吃飯的時候慢慢地說話,降低音量。

從北到中、南領略台灣飲食文化一周的過程中,我們一行人發現,台灣的菜品相比中國大陸,脂肪含量明顯減少。

目前,台灣已有 110多家餐廳和飲食店,獲得了田媽媽認證。這些餐館和餐館與台灣的農產品和土特產息息相關。

我們有幸有機會在位於台南市長盈海味屋享用海鮮和著名的虱目魚。目前是由母親和孩子憶起經營,也是 110 家田媽媽認證的餐廳之一。

 

Hai Vi Oc 餐廳著名的牛奶魚菜與台灣台南市 Truong Doanh 的特產有關。 照片:阮煥。

長盈海味屋著名的虱目魚與台灣台南市的特產有關。照片:阮煥。

 

在餐廳擺放的電視屏幕上觀看當地海鮮介紹視頻的過程中,我們驚奇地發現,除了獲得田媽媽認證外,長盈海味屋還榮幸地被,世界介紹和推薦著名的米其林必比登指南。 

秉持田媽媽計劃的初衷,長盈海味屋主營台南海產海鮮料理,其中包括櫃子虱目魚和水果。

與主打海鮮的長盈海味屋不同,其他一些獲得田媽媽認證的餐廳都有與在地食材結合的鄉村菜餚。其中,有一家餐廳專營塊莖類、梨子或當地盛產農產品。

所有這些都以與眾不同的色彩營造出台灣各地田媽媽風彩。而每次到台灣鄉間農遊,總是第一時間向旅客介紹和推廣的,就是這些田媽媽餐廳。

 

帶有Dien Ma Ma標誌的Hai Vi Oc餐廳和其他109家Dien Ma Ma餐廳專門銷售與當地特色和旅遊相關的菜餚。 照片:阮煥。

帶有田媽媽標誌的長盈海味屋和其他109家田媽媽餐廳專門銷售與當地特色和旅遊相關的菜餚。照片:阮煥。

 

家鄉廚房

 

台灣人認為農產品必須在最美味、最成熟、最成熟的時候吃。其次是從收穫、屠宰到加工的時間,農產品越短,越能保持食物的口感、美味,減少對環境的污染排放。

在越南有一句非常好的說法,就是美味如落榴蓮,意思是最好的榴蓮果實成熟在樹上。到基地。

但由於地理距離和商品的大規模生產,越南農民被迫在榴蓮果實未完全成熟時採收,以便逐漸運送到台灣和中國的消費者手中。質量中等,所以質量可以很難與落在根部的成熟榴蓮果實相提並論。

 

台灣台南市的林明德先生(左)分享了將家族生蠔養殖場建設成旅遊勝地的過程。 照片:阮煥。

台灣台南市的林明德先生(左)分享了將家族生蠔養殖場建設成旅遊勝地的過程。照片:阮煥。

 

正因如此,政府與農委會持續頒發家庭廚房證書,以支持和鼓勵與農業旅遊發展相關的當地農產品的現場消費。

這項工作如箭在弦,一方面幫助當地農民消費農產品,發展旅遊業,另一方面幫助遊客享受到最優質的農產品。

一個共同點是,台灣大多數旅遊農場都有食品加工或食品配送區。為了吸引和營造遊客的舒適感受,農業旅遊區幾乎不直接向遊客收取門票,而是會在與遊客相關的菜餚、特色菜、禮品和酒水組合中隱藏當地特產。

 

遊人在台灣台南林明德先生的農場體驗海上觀光後享用烤生蠔自助餐。 照片:阮煥。

旅客在台灣台南林明德先生的農場體驗海上觀光後享用烤生蠔自助餐。照片:阮煥。

 

花費新台幣350元(約合27萬越南盾),我們和遊客將體驗到台南市林明德先生一家500排牡蠣養殖區的體驗。

有了這筆錢,我們就可以遊船搭到一個無人島拍照,來回1小時左右。途中到養殖生蠔的蚵田看船長示範高難度撒網。

在遊船的過程中,導遊會為遊客分享如何選購優質大閘蟹的小竅門,並加入搞笑段子。

在旅程的最後,遊客將以自助式的方式享用來自農場的烤生蠔。多虧了這個家鄉廚房計劃,林明德先生的家人每年可以食用農場 30% 的牡蠣產量,台南市林明德先生農場,購票可免費享用生蠔自助餐。

 

遊客在台灣台北市陽明山大福農場體驗採花。 照片:李明珠。

遊客在台灣台北市陽明山財福海芋田驗採花。照片:李明珠。

 

在台北市陽明山大福花卉農場消費滿台幣390元,即可體驗穿戴護具採摘百合花。

大福花場老闆盧志明先生分享說,只要390元的套餐,遊客還可以享用一杯咖啡或一杯果汁,一份點心,插花藝術指導,以及一張禮品卡。拍照打卡,特別是每人可以帶6朵花回家。

Minh先生介紹,這樣一來,農場來的遊客心情就會一直很愉快,因為他們可以吃喝玩樂拍照體驗,還有鮮花帶回家練習對抗。被學習了。

 

盧志明先生在台北市陽明山大福花卉農場分享經驗。 照片:阮煥。

盧志明先生在台北市陽明山財福海芋田分享經驗。照片:阮煥。

 

有趣、愉快、舒適、真摯是我們一行人以及廣大遊客在體驗台灣農業旅遊理念過程中的共同感受。

20年來政府與農委政策正確、成功、同步,加上新青農階層的大力參與,可以說台灣農業產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轉型成功,島內商業與世界經濟融合後的一體化。

 

您正在閱讀 越南農業報新農村 《體驗台灣農旅哲學:【末篇】田媽媽的人情味、家鄉廚房》文。所有信息、建議和分享,請發送至郵箱 baonongnghiepdientu@gmail.com或電話號碼,Viber0369024447

 

文章轉載自 越南農業部農業報

<https://nongnghiep.vn/trai-nghiem-triet-ly-nong-nghiep-du-lich-dai-loan-bai-cuoi-nhan-van-dien-ma-ma-bep-que-nha-d350469.html?fbclid=IwAR0nDgcU3m_jV_xuTl8Yqgqc2mk1bbtr02jI3nzRDs8dFaRFvlNd6-4vJSE>

Scroll to Top